霸强争笑到最后代币美股化三谁能
说来也巧,就在特朗普可能放松金融监管的风声愈演愈烈之时,沉寂多时的代币化股票市场突然又热闹起来了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老兵,我不得不说2025年这场以RWA为名的新战役,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
历史轮回: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代币化股票
记得2017年STO概念刚出来那会儿,业内简直疯了一样。我当时采访的几个项目方,个个都说要把传统证券合规上链。结果呢?高昂的合规成本和流动性困境直接让这波热潮胎死腹中。
2020年DeFi Summer时期更是个笑话。Synthetix和Mirror搞的那些合成资产,说白了就是"山寨美股"。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做市商朋友在里面亏得血本无归——链上需求不足,做市简直就是在自杀。
最让我唏嘘的是FTX那段。2021年10月月交易量都冲到9400万美元了,结果呢?直接动了传统交易所的奶酪,监管大棒一挥,全都玩完。
三足鼎立:三种截然不同的玩法
如今这波新玩家明显学聪明了,各自找到了独特的生存之道。
Robinhood:华尔街巨头的降维打击
说实话,当我看到Robinhood选择Arbitrum时并不意外。毕竟人家要的是性价比,又不是去中心化信仰。但最绝的是他们的法律设计——在欧洲市场的产品本质上就是个OTC合约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在投行工作时,那些结构产品部门的同事整天琢磨的就是这种"曲线救国"的招数。
不过我得提醒各位,这种衍生品模式的水很深。前几天他们推出OpenAI相关代币后,OpenAI马上就出来撇清关系。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普通投资者真的能handle吗?
xStocks:DeFi原住民的倔强
相比之下,xStocks的路子就野多了。他们把真金白银的美股锁在瑞士SPV里,然后在Solana上发代币。我在Solana链上查过他们的储备证明,确实1:1对应,这点比当年的FTX强多了。
但问题是,这种完全开放的玩法能走多远?我记得去年有个对冲基金朋友跟我说,他们在xStocks上套利时,经常遇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。而且监管哪天不高兴了,随时可能喊停。
StableStocks:中庸之道的智慧
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StableStocks。他们既不学Robinhood搞封闭花园,也不像xStocks那样完全开放,而是搞了个"DeFi-lite"。
我在澳洲的朋友试过他们的产品,用他的话说:"就像Robinhood和Uniswap生了个孩子"。确实,对新手来说这种半开放的模式可能更容易上手。但长远来看,这种"既要又要"的策略真的能成吗?
终极拷问:谁能笑到最后?
作为一个见证过太多金融创新的老油条,我觉得目前的代币化股票市场存在几个致命伤:
首先,24/7交易就是个伪命题。试想一下,纳斯达克休市时,链上做市商拿什么对冲?要么漫天要价,要么直接撤单,这不就是个死循环吗?
其次,这些所谓的"去中心化"产品,其实都建立在中心化的信任基础上。SPV、托管银行、合作券商,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得完蛋。
最后也是最关键的,现在的代币化股票就像个"太监版"的美股——只有价格没有权利。不能投票、不能参加股东大会,这还叫持股吗?
说到底,这场竞赛比的不是谁的技术更花哨,而是谁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。Robinhood有庞大的用户基础,xStocks有DeFi生态加持,StableStocks有中庸之道的灵活性。但最终胜出的,一定是那个能让用户发自内心觉得"真香"的产品。
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,我想说的是:代币化股票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场,好戏还在后头呢!
(责任编辑:预测)
-
各位老铁们快来看!比特币这头疯牛又发威了,刚刚飙到了124,474美元的惊人价位。虽然现在稍微回落到121,800美元附近晃悠,但这行情看得我热血沸腾。作为一个经历过三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波走势太漂亮了!虽然成交量没有特别夸张地放大,但从那个漂亮的假跌破旗形就能看出,多头大爷们根本还没玩够。比特币操作指南:稳健老司机版说实在的,现在这个点位确实让人又爱又怕。我的建议是:想上车的朋友可以直接市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这段时间,加密货币市场总算迎来了久违的暖意。要说最吸睛的,那还得是交易所Launchpad项目的亮眼表现。作为行业观察者,我特别注意到LBank这个平台——它自9月重启Launchpad以来,推出的项目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。两个爆款项目背后的故事记得PINs Network刚上线那会儿,我身边好几个圈内朋友都在讨论。谁能想到一个Launchpad项目能吸引34,000多名投资者抢购?5千万美元的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金融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讨论:有位热心网友给央行提建议,说数字人民币推广慢是因为收款设备跟不上,提议银行应该免费给商户发放POS机。乍一听,这主意似乎挺靠谱——银行能吸储,商户享受0费率,怎么看都是双赢。但作为一个在支付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,我得说这事儿可能比想象中复杂得多。银行们的"小算盘"先说说银行的处境。确实,现在很多地方银行为了抢存款,都在贴钱做移动支付业务。我去年在浙江出差时就见过... ...[详细]
-
在加密货币这个新兴领域,税务问题总是让人头疼。2022年,Jarrett夫妇与美国国税局(IRS)的一场诉讼引起了广泛关注,这个案子把加密资产质押收益的征税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。一桩引发行业震动的税务纠纷事情要从2019年说起。Joshua Jarrett通过Tezos区块链的质押活动获得了8876个代币,按照当时Tezos币价波动范围(70美分到8美元不等),这笔收入可大可小。问题在于:什么时候该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看到9月非农数据的那一刻,我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。33.6万的新增就业岗位?在这个罢工潮此起彼伏的月份?这完全颠覆了所有人的预期,包括我这个在华尔街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鸟。记得数据公布当天,交易大厅里此起彼伏的"WTF"声简直要掀翻屋顶。数据背后的故事这份"夸张"的数据直接把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从明年7月推到了9月 - 市场就是这么现实。虽然从长远来看,强劲的就业市场确实预示着美国经济韧性十足,衰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总听到一些人在唱衰Solana:"SOL是个好项目没错,但它根本不值钱!"这种论调在加密圈子里特别常见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经济的观察者,我每次听到这种说法都忍不住想翻白眼。凭什么说SOL没价值?这些质疑者的论点主要集中在这三点:第一,Solana验证者要靠补贴才能维持;第二,低费用意味着SOL代币没价值;第三,整个系统不可持续。说实话,这些观点真是让人啼笑皆非。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:在一个理... ...[详细]
-
还记得SOL那个惊人的神话吗?这个曾经在CoinList平台首发的小家伙,硬是在上一轮牛市里创造了1180倍的涨幅神话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见证了整个过程的老韭菜,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。但你知道吗?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CoinList这个"造星工厂"很可能正在孕育下一个SOL级别的机会。为什么CoinList总能发现宝贝?CoinList在业内一直有个响当当的名号——优质项目的"试金石"。从我多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第一次听说"非托管钱包"这个词时,我也是一头雾水。但当我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后,才发现这简直就是数字资产界的革命性产品!还记得去年我朋友因为使用某交易所钱包被盗的经历吗?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弄清楚,到底什么样的钱包才能真正保障我的加密资产安全。为什么说非托管钱包是未来的趋势?想象一下,你把钱存在银行和自己家里的保险柜有什么区别?传统的托管钱包就像是银行,你把资产的控制权完全交给了第三方。而非... ...[详细]
-
8月11日的加密市场可谓热闹非凡,稳定币总流通量首次突破2700亿美元大关,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整个加密市场总市值才刚触及这个数字。说实话,看着这些数字每天都在刷新纪录,我这个老韭菜都不禁要感叹:市场的成长速度实在太惊人了!稳定币市场:繁荣背后的隐忧2700亿美元,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不少故事。主流稳定币如USDT、USDC确实成为了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,但说实话,现在这个市场已经变得有点像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可谓风起云涌,其中Fetch.AI的代币FET表现尤为亮眼。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,我不得不说这种涨势确实令人印象深刻。价格表现令人惊艳当我今早打开交易软件时,FET的价格已经冲到0.2867美元了。要知道,就在一周前,这个数字还低得多。短短24小时就上涨7.42%,7天累计涨幅超过35%——这简直像坐上了火箭!我不禁想起去年底时,很多投资者还在对这个项目持观望态度。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