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预测 > 起杠杆,我当加密企们该恒大业玩游戏警惕式什么

起杠杆,我当加密企们该恒大业玩游戏警惕式什么

2025-10-03 07:35:46 [新品] 来源:链资通

记得前几天我重读《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》时,不禁为这个曾经的房地产巨头的陨落唏嘘不已。这本书原本是想证明作者对恒大的坚定看好,但有趣的是,现在回头去看,书中详尽罗列的那些风险警示反倒成了最具价值的"反面教材"。这让我想起了最近Vitalik在推特上提到的加密财库公司的杠杆风险,总觉得这些企业正在重蹈恒大的覆辙。

恒大的套路简直就像是在玩一场危险的杂技:上市圈钱→发新股→发永续债→资产抵押→拖欠供应商货款。这套"花式融资"组合拳打下来,表面看着光鲜亮丽,实则已经把企业逼到了悬崖边上。更可怕的是,为了维持这个危险的游戏,恒大后续还搞出了一系列骚操作——借钱回购股票拉抬股价,疯狂多元化扩张装点门面。说实话,这种操作在A股市场上可太常见了,就像是在给气球不断打气,却从不想着怎么扎紧开口。

我特别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:当时国内券商们对恒大趋之若鹜,反倒是高盛这种外资投行一直保持冷静。这不禁让我想起巴菲特那句老话:"只有当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"现在想想,识别这种企业的风险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高深的财务知识,只要问几个简单问题:它的主业是不是越来越弱?负债是不是越来越高?现金流是不是越来越紧张?

加密财库公司的"杠杆诱惑"

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加密市场的财库公司。这些公司的玩法其实和当年的恒大颇有几分神似——通过股票、可转债、债券等方式融资,然后All in加密资产。其中发股票还算相对安全,但如果是直接发债,那风险指数就直线上升了。想象一下,当债务压力来袭时,它们不得不抛售加密资产还债,这很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。

有意思的是,持有以太坊的公司看起来似乎比持有比特币的更安全,因为以太坊质押能带来3%-4%的收益。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反而觉得这里面藏着更大的陷阱。以太坊的价格波动会对质押收益产生杠杆效应——币价上涨时双重获利,这种"甜蜜的诱惑"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。

警惕那些"豪言壮语"的公司

说到这儿,就不得不提某家号称要"持有5%以太坊"的加密公司。每次看到这种豪言壮语,我就想起段永平说过的一段话。这位投资大师说他最怕那些把"进入世界500强"挂在嘴边的公司,因为真正优秀的企业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服务好客户,而不是整天想着怎么实现某些数字目标。

现在这家加密公司准备通过增发股票融资,金额甚至达到了市值的数倍。虽然目前还只是股权融资,但在这种"宏伟目标"的刺激下,我很担心它们会不会逐渐迷失方向,最终走上恒大那条高杠杆的不归路。要知道,在加密市场这个波动性极大的领域,过度杠杆就像是在火山口跳舞,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。

作为过来人,我想送给这些加密公司一句话:与其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市场占有率数字,不如踏踏实实把现金流管理好。毕竟在这个行业里,活得久比活得好更重要。

(责任编辑:急报)

推荐文章
  • 华尔街叛逆者迈克尔·诺沃格拉茨的跌宕人生

    华尔街叛逆者迈克尔·诺沃格拉茨的跌宕人生 看着手臂上的Luna纹身,迈克尔·诺沃格拉茨露出一丝苦笑。谁能想到,这个代表着他坚定信念的纹身,竟会成为2022年加密货币市场崩盘的活体见证?当时的场景就像一场噩梦:Luna币在短短72小时内从80美元跌到归零,600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。一个华尔街异类的诞生1964年冬天,诺沃格拉茨在弗吉尼亚州一个军人家庭出生。家里七个孩子,竞争是家常便饭。他父亲是西点军校的足球队员,这种严苛的成长环境塑造了诺沃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区块链遇上AI:一场改变人类文明的技术联姻

    当区块链遇上AI:一场改变人类文明的技术联姻 作为一名在科技投资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手,我亲眼见证了太多技术变革的浪潮。记得当年移动互联网兴起时,谁能想到今天我们口袋里的智能手机竟成了生活的遥控器?而现在,我坚信我们正站在另一个历史转折点上——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碰撞,这场技术联姻将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震撼。科技界的"天作之合"每次技术革命都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。电报需要铁路,互联网需要光纤,智能手机需要4G网络。而今天,AI与区块链这对看似不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货币争霸赛:谁将率先突破1美元的心理关口?

    加密货币争霸赛:谁将率先突破1美元的心理关口? 说实话,每次看到这些"搞笑币"在市场上兴风作浪,我都觉得加密货币市场真是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地方。记得去年在咖啡厅听到隔壁桌两个年轻人争论狗狗币能不能涨到1美元,那架势简直比讨论世界杯决赛还激动。那些年我们追过的"玩笑币"狗狗币和屎币这两兄弟绝对是近年来最魔幻的存在。谁能想到一个以柴犬表情包为标志的数字货币,居然在2021年创造了一个个暴富神话?我认识的一位程序员朋友在2019年随手买了几百块的D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货币市场周观察:USDT市值破纪录,BRC20赛道持续升温

    加密货币市场周观察:USDT市值破纪录,BRC20赛道持续升温 近期加密市场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,特别是稳定币板块的强劲表现。USDT这个"加密美元"的市值已经突破870亿美元大关,创下历史新高。这个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市场流动性的持续涌入,以及投资者对加密市场的信心恢复。BRC20赛道持续火热SATS作为BRC20赛道的明星项目,最近24小时链上交易量就达到400万美元,已经登陆多家主流交易所。我个人觉得BRC20这个概念特别有意思,它把比特币网络玩出了新花样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:不只是加密资产,更是一场金融革命

    以太坊:不只是加密资产,更是一场金融革命 最近刷推特时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讨论,说是SharpLink和BMNR这些机构在疯狂唱多以太坊,就是为了抬高价格割韭菜,建议大家赶快抛售,甚至预言ETH会跌破2000美元。说实话,我这人向来不喜欢用阴谋论来看待市场,就像我从不相信"庄家在下大棋"这类说法一样。投资这东西,说到底还是要看项目本身的成色。为什么机构如此青睐以太坊?SharpLink和BMNR的动作我一直在关注,他们的CEO访谈我也没少看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人工智能遇上区块链:Fetch.ai的4亿美金豪赌

    当人工智能遇上区块链:Fetch.ai的4亿美金豪赌 最近科技圈真是热闹非凡!华为Mate60横空出世,让国人看到了自主芯片的希望。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——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完美碰撞。Fetch.ai这个项目最近可不得了,一举拿下4亿美元融资,让我这个混迹区块链圈多年的老油条都忍不住拍案叫绝。一个野心勃勃的智能王国说实话,第一次听说Fetch.ai时,我还以为是某个硅谷创业公司搞的噱头。深入了解后才发现,这绝对是个"狠角色"。创始团队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铭文热潮卷土重来,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

    当铭文热潮卷土重来,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 昨天那篇文章发出后,不少朋友私信问我是不是特别看好ORDI?其实我想表达的不是具体看好哪个项目,而是想聊聊什么样的协议更值得长期关注。作为一个在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的"老韭菜",我越来越觉得技术迭代就像时尚潮流一样永不停歇—今天的热点明天可能就过时了,真正重要的是抓住那些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核心特质。什么样的铭文协议更有生命力?在我的观察中,具有长期价值的铭文协议通常具备这几个特征:首先数据必须真实... ...[详细]
  • 抓住Cetus:数字时代的财富新风口

    抓住Cetus:数字时代的财富新风口 说实话,现在的DeFi市场就像一场精彩的烟火表演,而Cetus绝对是最耀眼的那颗烟花。作为一个资深金融从业者,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基于Move生态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确实给了我们不少惊喜。重新定义去中心化交易体验记得去年第一次体验Uniswap V3时的震撼吗?Cetus在此基础上玩出了新花样。它允许流动性提供者像搭积木一样,在一个池子里设置多个头寸,每个头寸都有自己的价格区间策略。这就像给每个交易对开了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比特币变成数字墓地:那些永远消失的加密财富

    当比特币变成数字墓地:那些永远消失的加密财富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阴雨绵绵的下午,詹姆斯·豪厄尔斯站在垃圾场边上的背影。这位英国程序员苦苦哀求当地政府让他挖掘那个被误扔的硬盘,那里面装着的7500枚比特币私钥,现在价值已经超过8.5亿美元。但就像许多加密货币的悲剧故事一样,这次求情以"环保"为由被断然拒绝。沉睡的数字黄金在比特币的世界里,这样"人财两空"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。你可能听说过那个美国程序员,他的钱包里躺着价值2亿美元的比特币,却只剩下两... ...[详细]
  • 市场观察:比特币日线现空头信号,但抄底机会就在眼前

    市场观察:比特币日线现空头信号,但抄底机会就在眼前 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深刻体会到投资就像人生一样充满戏剧性。记得去年有位客户,在市场回调时吓得清仓,结果错过了后续50%的涨幅。这种故事在币圈比比皆是,说到底还是心态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比特币当前的技术形态。比特币日线分析:谨慎看待回调昨天我们的多单策略执行得相当漂亮,虽然等待的时间比预期长了些,但最终在37000美元附近成功止盈。今天日线图上那根阴线格外醒目,让我想起上个月类似形... ...[详细]